关于天隼 about us

「真大屏、假智能」当道,智能汽车如何找到爆点?

「真大屏、假智能」当道,智能汽车如何找到爆点?(图1)

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始于1980年代,在多年的推动下,陆续出现各种尖端公司,从而将无人驾驶技术真正推向公众眼前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自2016年,中国创新创业浪潮从互联网领域向更多实体经济领域蔓延,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“硬科技”从云端、实验室走进被称为“中国硅谷”的中关村。

在这场科技革命的浪潮中,人工智能是最夺人眼球的领域之一,无人驾驶就是人工智能应用最热门的一个领域之一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无人驾驶模式的商业价值在哪?该如何落地?当前面对着那些困难和挑战?

在2020年8月11日下午蓝皮书论坛”自动驾驶“分论坛上,嬴彻科技创始人、CEO马喆人,踏歌智行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余贵珍,博创联动创始人&CEO陶伟以及酷哇机器人联合创始人、CTO廖文龙等无人驾驶领域的专家就“无人驾驶商业化”议题进行了讨论,上汽集团原总工程师程惊雷为主持人。

以下为本议题的录音整理,有删节。

上汽集团原总工程师程惊雷

程惊雷:本场嘉宾跟大家介绍一下非常有特点,各自有自己针对性应用市场和解决方案。但是跟前面一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什么呢?前面一场大家都在谈主要是关注于To C的市场,而现在坐在台上的4位是关于To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的业务,也很奇怪。让我一个过去一直关注于To C市场的战略产品研发和投资的人来主持今天这个讨论,主要的目的让今天这个讨论环节当中,让更多的发现To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B业务当中的思考,让未来的业务终端方面有什么样的价值,可以提供一些借鉴。

下面简单请各位花一分钟简单的介绍各自的公司和产品的技术方向。

嬴彻科技创始人、CEO 马喆人

马喆人:我们嬴彻科技刚刚成立满2年,干线主流就是大卡车,重卡的自动驾驶,从物流到物流园,不进市区,主要在国道和高速上。中国有600万辆重卡,这个市场保守有3万亿。

这个是技术加运营的公司,一方面研究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,模式里面也是运营自己卡车的网络。这个和成立的背景有关系,因为我们核心的创始股东里面有普洛斯这样的超级巨无霸。

我们谈到商业模式,说起来挺开心的。我们叫“立即省钱”,在卡车领域里面顾总也谈到一些,中国运输距离非常长,基本上城际卡车,400公里对中国来说不算一个事,400公里以上绝大部分的车是两个司机。大家注意看卡车里面是有卧铺的。

不必追求无人,先省掉一个司机,15万人民币一年。再节约一点油,10%,就是3万人民币。我们追求第一个目标就是把两个司机变成一个司机。第二个,节油10%。我们的目标是一年节油1万,这是一个目标。成本不是一个事了。

另外,我们是和主机厂,我们研发自动驾驶系统,前面一轮的词说到了,我们是渐进模式,L3的车预计在明年年底也很快了。

踏歌智行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余贵珍

余贵珍:我余贵珍。我这家公司叫踏歌智行,专注于运营技术服务的一家公司,我们成立了3年多,当前的客户已经在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矿,还有国电投的三个煤矿,还有鄂尔多斯的一些矿在小批量的试运行。

博创联动创始人&CEO 陶伟

陶伟:我们是博创联动,在智能农机里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,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。我们给他们提供包括车厂,我们主要提供整车的智能控制部件,联网的终端,以及数字化农场的部分。在农场里面由于封闭性有超过3000多台的自动驾驶,在农机这方面有比较批量化的应用。今年有一个完全自主的无人驾驶的拖拉机,还是希望用这种技术去提升整个的农业的作业效果。